開眼頭開眼尾 Banner

開眼頭/眼尾

想讓雙眼更有神、更立體?除了雙眼皮的設計,眼型的「長度與比例」也是關鍵。亞洲人常見眼頭被蒙古摺遮蔽,或眼尾偏短、偏上翹,導致整體眼型看起來不夠開闊有神,這時就可以透過開眼頭或開眼尾手術,進一步修飾眼型輪廓。

 

這類手術屬於精緻微調型眼整形,能有效延伸眼睛水平長度、改善眼神無神、過寬或過窄等問題,打造更協調深邃的五官比例。無論是單獨進行或搭配雙眼皮、提眼瞼肌手術,醫師都會依照您的眼型、蒙古摺結構與整體比例,量身訂製自然又有神的眼神設計。

開眼頭_01

什麼是開眼頭手術?

簡單來說就是眼睛內側的眼肉被前方一片薄皮膚擋住,這片皮膚就是「內眥贅皮*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蒙古摺」,把這片皮膚拉開讓眼睛內側重見天日,就是開眼頭。當蒙古摺過厚時,可能會遮蓋住部分甚至全部的內側眼角,使眼睛看起來較圓、較短小。因此,開眼頭手術的主要目的,就是修飾內眼角結構,拉長眼睛的水平長度,讓眼型更修長、銳利。

當內眼角被打開後,雙眼皮的線條也能有更靈活的調整空間,可以根據個人條件與審美訴求,設計為開放式、半開放式或封閉式的雙眼皮摺痕。若醫師不擅長處理蒙古摺,在面對嚴重蒙古摺的患者時,可能會選擇避開眼頭手術,導致只能做出封閉式(閉鎖型)雙眼皮。這也間接造成了過去的誤解 ─ 認為「鳳眼式」、「封閉式」雙眼皮才是東方人最自然的選擇。

如果你認為「眼睛大才有神」,那麼開眼頭手術的確能為眼型加分。但要注意,手術的重點不僅是拉長眼睛,整體眼型線條是否協調、是否與五官搭配自然,才是對臉部整體感加分的關鍵。


*內眥贅皮俗稱蒙古褶,是人類上眼瞼眼框內側或外側的皮膚皺摺,出現於東北亞、東亞、中亞、南亞 和美洲本土民族、還有北歐和東歐人、南非的科伊桑人和馬達加斯加原住民等,各人種都有可能出現這個特徵。

開眼頭眼尾 03
開眼頭眼尾 04

開眼頭手術

一. 手術原因

1. 眼睛太短、眼距太寬,想調整眼睛比例

在黃種人五官中,常見眼睛本身寬度不夠(眼裂短)或兩眼距離過寬(眼距寬),導致整體視覺比例不協調。標準美學中,理想的眼睛與眼距比例應為「眼睛長度 : 眼距 : 眼睛長度 = 1 : 1 : 1」。當眼距過寬時,會給人「目光分散」或「呆板」的感覺。透過開眼頭手術,可縮短眼距、放大眼神,讓五官比例更平衡,眼神更集中有神。

2. 想做開放式外雙,但有蒙古摺遮蓋
許多亞洲人在內眼角處有明顯的蒙古摺,這是一種多餘皮膚遮蓋在眼頭部位,會壓迫或擋住雙眼皮線條,使雙眼皮看起來不夠完整或有「斷裂感」。若想要做開放式的外雙(即西方人眼型那種較長、眼尾上揚的雙眼皮),就需要先處理蒙古摺。開眼頭手術能有效去除這部分皮膚,讓雙眼皮線條更加流暢,眼型更深邃修長,也更能突顯出雙眼皮的設計感與立體度。

二. 開眼頭手術方式

手術會沿著設計好的切口線,將蒙古摺部位多餘的皮膚、部分肌肉與結締組織做精細切除。接著將切口向內側縫合、重新塑形眼頭輪廓,讓內眼角更為開放,同時也能使雙眼皮線條延伸得更自然流暢。

為了降低疤痕明顯度,手術切口會盡可能藏於自然皺摺處,並採用細緻縫合法(如真皮縫合),術後經過良好照護,疤痕通常會隨時間淡化,不易被察覺。

3b113d42ccac43528cfb780513dc100c 1

開眼尾手術

一. 手術原因

1. 眼睛太短、吊吊眼,與臉部比例不協調,即便開完眼頭仍不夠
有些人本身眼裂較短(眼睛橫向長度不足),加上臉型偏寬或顴骨較外擴,即使做了開眼頭手術,眼神仍顯得侷限或無神,無法拉出應有的橫向比例。這種情況下,可透過開眼尾手術,進一步拉長眼睛外側的長度,使眼型更修長柔和,整體五官比例更平衡、和諧。特別是希望打造「長睫感」、「貓眼感」或柔和無辜眼神的人,常會將開眼尾納入整體眼型調整計畫。

2. 眼尾上揚,呈現鳳眼或斜眼感,想改善眼神過於犀利或距離感
某些人天生眼尾上揚明顯,給人銳利、強勢的視覺印象,特別在無表情時,容易被誤認為「不好親近」、「看起來不好相處」。開眼尾手術可以調整眼尾的走向,讓原本過於上揚的眼型略為放平或微微下移,達到柔化眼神、增加親和力的效果,眼睛也會看起來更溫柔、深邃有神。

二. 開尾頭手術方式

開眼尾手術主要是從眼尾內側的結膜處(不會留下外部疤痕)進行切開,通常會切除下眼瞼瞼板的下緣部分組織,再依照設計的角度與位置向外、向下輕微牽引眼尾,並加以縫合固定在骨膜或周邊韌帶上。

此手術能增加眼睛的橫向長度,同時也可微調眼尾的角度與眼神走向,達到更開放、柔和的視覺效果。與一般人以為「只是往外拉」不同,開眼尾其實強調縱向延展與支撐固定的結構性調整,術後眼型不僅變大,也能讓整體神情更自然放鬆。

5c0ec0c2989147e1a2e632b0574bb73e 1

眼尾下置手術

一. 手術原因

1. 有鳳眼或眼尾上揚的情況,想改善銳利感

天生眼尾上揚的眼型常被稱為「鳳眼」,雖然具有個性與氣勢,但在某些人臉上可能會顯得過於銳利或嚴肅,缺乏親和力。透過眼尾下置手術,可將眼尾角度稍微往下調整,讓眼神更加柔和、有親近感,整體五官也會顯得更加平衡協調。

2. 希望調整眼型比例,視覺上放大雙眼
有些人眼型偏短或偏吊,縱使眼睛本身不小,但眼神仍會顯得不夠放大、不夠有神。眼尾下置可以拉長眼睛的下緣線條,使眼裂看起來更長更大,並創造自然放大的「下彎弧形」眼型,常搭配開眼尾或雙眼皮手術進行整體眼型調整,打造柔和迷人的桃花眼或水汪汪大眼感。

二. 眼尾下置手術方式

眼尾下置手術通常是從眼瞼內側的結膜進行切開,不會在外觀上留下明顯疤痕。手術會針對眼尾部位的支持結構進行鬆解與調整,將眼尾輕微向下方打開或釋放,再將眼瞼重新固定於較低的位置,以達到視覺上眼尾下垂的效果。通常此手術也可以與開眼尾或雙眼皮手術結合進行,提升整體眼型的延伸感與放大效果。

78d46cf172f04087af8f19db1ebf2c5e 1

下眼瞼下置手術

一. 手術原因

1.「吊吊眼」的改善
所謂「吊吊眼」,又稱上斜眼,指的是眼尾高於眼頭,眼軸線向外上方傾斜,外觀上眼尾呈現明顯上挑、倒八字形狀。這類眼型常給人一種銳利、強勢、甚至嚴肅的印象,缺乏柔和與親和力。根據美學標準,年輕人理想的眼尾高度應略高於眼頭約10~15度;若超過這個角度太多,尤其在東方人臉上,就會被視為典型的「吊眼」型態。

2. 下眼瞼偏高的人可以增加眼睛寬度
上眼瞼的弧線和下眼瞼的弧線都比較平直,眼睛整體上挑,可以利用手術從下眼臉的內側到外側向上挪移,露出黑眼球和眼白,可得到瞳孔擴大的效果。

二. 下眼瞼下置手術方式

眼尾下置手術可分為較保守的「內縫法」與效果明顯的「內切/外切法」兩大類:

  • 內縫法:類似縫雙眼皮的原理,透過縫線牽引下眼瞼肌肉,讓眼尾輕微下移。這種方式較為溫和、可調整,適合初次嘗試者,手術後若覺得角度不理想,也能容易拆除或再進行微調,適合擔心術後產生「下三白」或眼型過度下垂的患者。此外,內縫法的效果可以「堆疊」,若第一次下置幅度不夠,仍可再加強。
  • 內切/外切法:則是直接將下瞼縮肌切斷並重新縫合,能提供更明顯、穩定甚至長久的效果。內切法不會在皮膚表面留下明顯傷口,而外切法則適用於眼瞼皮膚鬆弛或眼周肌肉較厚的族群,能做出更大幅度的改善。不過由於涉及皮膚切開,術後需注意疤痕照護與修復期安排。
開眼頭眼尾 05
開眼頭眼尾 02 1

案例分享

PERFECTION PLASTIC SURGERY CLINIC
  • 健全所使用之術前術後照片,均獲得當事人同意刊登分享,並簽屬肖像權,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。
  • 以上內容僅作為醫療資訊之分享介紹,僅供參考,欲了解體質條件與預期效果是否相符,請先安排與醫師諮詢溝通。
  • 健全提醒您,任何手術與療程均可能產生輕重不等的副作用,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異,實際狀況以醫師親自診斷評估為主。
  • 本宣傳由合格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執行具低侵入性醫療技術示「改善」身體外觀,而非以治療疾病為目的,符合衛署醫字第0980264150號製作公告。
  • 本宣傳依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審署字0900262180號、衛部審字第1031626939辦理,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使用(off-label use),執行醫師應確實告知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,並取得病患同意後使用,故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診斷;有關適應症、禁忌症等副作用問題,醫師將依個案說明。
  • 實際療程效果依據個人體質條件而有差異,本資訊無法替代醫師親自問診,任何療程效果與風險均應以醫師親自診斷為主。

影音分享

美麗見證

“曼陀”矽膠填充義乳,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:衛署醫器輸字第019462號。
俗稱「曼陀女王波/女王波」,為排版篇幅有限,內文皆使用俗稱代替全名

F53066c471704d6ea468f62a8d4c6c31

台北院所

02-27018018

新竹院所

03-5502887

台中院所

04-23293657

台南旗艦

06-2137799

台南總院

06-2995356